
電氣變配電智能運維方案
第一部分 智能運維系統方案
一、背景
目前商業樓宇、工業園區、學校、醫院、工廠、等配電房內電氣運行維護通常由傳統人工巡檢方式進行,由于運維人員專業能力及檢測手段有限,配電房內電氣設備的異常情況無法及時發現。即使在配置了綜自系統的配電房內,因為測量設備監測范圍的局限性,對于開關柜及變壓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也無法預警和干預。
隨著傳感器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配電智能化運維系統通過對配電室內電氣設備及用電環境的全面監測,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對配電室設備進行遠程智能監測服務,通過對設備運行狀態和用電負荷的實時監測,對設備實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和維護,實現從人工維護向智能代維轉變,從傳統檢修向狀態檢修轉變。
二、目標要求
為此提出以下要求:
目前采用傳統運維模式,處置能力不強,希望整體智能托管;
維修電工技能水平不足,希望能有專業性更強的維保團隊支持;
希望通過物聯網+云計算手段,提高企業電力安全運行整體水平;
對電費支出有嚴格考核,希望通過能源系統進行管控;
預防設備故障發生用電事故,希望能提高設備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維保成本較高,希望有所降低;
用戶較多,希望增加電量集抄系統,做到電費收支平衡;
因停電困難的設備和區域,提供不停電檢測手段;
三、標準與規范
1 GB 2423.10-89 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2 GB 26860-2011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
3 GB 31989-2015 高壓電力用戶用電安全規范
4 GL/T 596-2005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5 GB 50150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6 DL/T 860 變電站通信網絡和系統
四、項目建設方案
基于現有的條件,本運維項目是在中心站、配電房、箱式變內各配一面能源在線測控站,通過本地通信方式(有線、無線)采集高壓開關柜內測量及運行狀態、直流柜內測量及運行狀態、高壓計量柜內用電量、環網柜內開關狀態、低壓柜內測量及斷路器狀態、電容器柜內測量及電容器投切狀態等。在低壓柜內增加溫度、煙感采集功能,在配電室內增加溫濕度及水浸等環境監測。在線測控站將數據統一送至電力智能運維云平臺。
運維系統采用站云端一體化平臺架構,將電力用戶所屬高、低壓變電所實時運行參數及狀態傳送至云數據平臺,用戶通過WEB 或手機 公眾號訪問變電所內數據,數據平臺同時導入電力安全運行管理流程及運行規范,對變電所內設備運行異常及時預警,結合電力用戶駐站值班人員及區域線下服務人員提供現場服務或技術支持。實現變電所的無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實現對配電運營情況的實時監控、運營數據的分析和故障信息的報警提示,最終達到安全可靠、集中監控、定期巡檢、現場缺陷處置、事故搶修、定期預防性試驗的電力智能運維管理模式。
1.對110KV以下開關站智能化改造具體內容有:
對高壓多路進線的電能參數和開關狀態進行數據采集;
對高壓各路出線的電能參數和開關狀態進行數據采集;
對高壓各回路的繼電保護裝置進行數據采集;
對開關站內環境參數進行數據采集采集;
2.低壓配電房智能化改造具體內容有:
對高壓總進線的電能參數采集和開關狀態采集;
對變壓器總出線的電能參數采集和開關狀態采集;
對低壓各出線的電能參數采集和開關狀態采集;
對無功補償控制器進行數據采集;
對變壓器溫控裝置進行數據采集;
對配電房環境參數采集;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更換或加裝監測儀表和電流互感器;
3.通信方式選擇:
在配電站室內,能源信息基站到配電柜內各種電力監測儀表通信方式,優先選擇RS485布線,在條件不允許是采用無線方式;
配電站室中能源信息基站與云平臺的上行通信方式優先接入企業內部局域網,在條件不允許時采用4G無線公網的方式。
4.采集和監測的數據指標:
電量參數:有功電量、有功電度、無功電量、無功電度、峰谷平電量等;
電力參數:相電壓、線電壓、相電流、線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需量、功率因數、頻率等;
電能質量參數:諧波電壓(2-32次)、諧波電流(2-32次)、三相不平衡度、電壓偏差、頻率偏差、零線電流等;
用電異常事件主要包括:過流、過壓、短路、失壓、缺相、跳閘、溫升、停電等。
配電房環境參數:溫度、濕度等;
5.系統結構圖:
6.配電監控設備
一級菜單 |
二級菜單 |
備注 |
站電概況 |
變配電站狀態 |
包括電壓等級、變壓器容量測控裝置等等 |
電力監測 |
配電圖 |
高壓圖和低壓圖可以互相切換 |
光子牌 |
綜保直流屏的遙信值正常顯示黃色,異常顯示紅色 |
|
變壓器監測 |
變壓器容量,有功、無功、功率因數、符合率、最大需量 |
|
日原始數據 |
每個設備的用電情況 |
|
逐日極值數據 |
曲線展示 |
|
歷史電量 |
日報、月報、年報 |
|
用電分析 |
用能報表 |
有日報,月報,年報 |
峰谷平尖 |
監測用電時段 |
|
三相不平衡 |
相與相之間的功耗平衡度 |
|
功率因數 |
0-1 |
|
主變負載率 |
負載占比 |
|
需量分析 |
負荷占比 |
|
事件記錄 |
遙信事件 |
按時間和編號查詢 |
越限事件 |
按時間和編號查詢 |
|
網關儀表日志 |
按時間和編號查詢 |
|
網關儀表日志 |
按時間和編號查詢 |
|
遙控事件 |
按時間和編號查詢 |
|
故障事件 |
按時間和編號查詢 |
|
專項設備 |
觸頭溫度 |
按時間和編號查詢 |
直流屏 |
合母和控母參數 |
|
電容柜 |
電容補償參數 |
|
微機綜保 |
里面有遙信、遙測 |
|
運行環境 |
環境監測 |
溫濕度、水浸 |
儀表通訊狀態 |
看設備通許狀態 |
|
網關通訊狀態 |
看網關通訊狀態 |
|
|
企業檔案 |
配置企業和監控點的檔案信息,包括企業類別、合同容量、地址、名稱等 |
|
站電管理 |
管理員設置 |
|
峰谷平尖設置 |
設置不同的時段 |
|
月度報告 |
可以以報表形式導出用電分析情況 |
四、平臺指標和接口
1、性能指標
響應時間:100萬級數據,頁面平均響應時間 <3秒;
吞吐量:每秒鐘請求事務的數量150;
并發用戶數:用戶并發數 <= 1000次/秒。
2、容量指標
WEB平臺的接入量是無限制的,只需要提供相應的硬件支撐。一般性能的服務器,如:CPU(E5-2640),內存(16G),帶寬4M,可接入200站點。
3、數據采集接口
通訊管理機內置組態軟件,與各傳感器、智能儀表、控制器通過標準的規約進行通訊,包括:modbusRTU、DLT645、IEC60870-101/103/104,完全滿足各類設備的數據接入。
4、數據上傳接口
智能通訊管理機數上傳云平臺采用上海沈電平臺私有協議,該協議提供如下功能:身份認證、心跳檢測(校時)、事件上報、能效數據等功能。所有數據均以主動觸發式上報為主,充分發揮通訊管理機邊緣計算的功能。
5、第三方數據訪問接口
智能通訊管理機支持多路數據上傳,即可向上海沈電平臺上傳數據,亦可將數據轉發到其它云平臺。其上傳協議包括:住建部XML上傳協議、IEC60870-104協議、GW376.1協議、KEASI上報協議等。
五、系統功能界面
1、在線監測
在線監測分為三大模塊顯示,分別為系統概覽、分路監測、監控點對比分析
系統概覽
一次接線圖
實時數據
監測點對比
2、能效分析
能效管理主要通過對站點用電信息進行分析,通過對歷史數據的集中分析、多維度分析,使站點用戶對自身用電質量有一個全面了解。能效管理主要分為:電量分析、負荷分析、用電能效排名、監測點對比分析。
電量分析
負荷分析
3、統計報表
統計報表包括電量、負荷、原始值數據統計,可以將各類數據查詢并導出Excel文件
電量統計報表
4、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提供對企業信息的管理、監控子站的管理、子站內設備信息的管理、電價管理和電費單管理
5、系統設置
系統設置主要系統管理員所具備的 權限,分為:系統菜單管理、角色管理和用戶賬戶管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